{{ $t('FEZ001') }}鍾瑋純
{{ $t('FEZ002') }}學務處|
【接種後注意事項】
1. 疫苗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反應大多為 接種部位疼痛、紅腫,通常於數天內消失,其他可能反應包含疲倦、頭痛、肌肉痠痛、體溫升高、畏寒、關節痛及噁心 這些症狀隨年齡層增加而減少,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。 依據疫苗臨床試驗顯示 接種第二劑之副作用發生比率高於第一劑。
2. 接種疫苗後 可能有發燒反應 38度 一般約 48 小時可緩解。 如有持續 發燒超過 48 小時、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、氣喘、眩暈、心跳加速、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 應儘速就醫釐清病因 。
3. 另 依據疫苗上市後資料 ,接種 BNT162b2 疫苗後曾出現極罕見的心肌炎和心包膜炎病例 。 這些病例主要發生在接種後 14 天內 較常發生在接種第二劑之後以及年輕男性,但評估後 BNT162b2 疫苗用於年輕族群的整體臨床效益仍大於其風險 。 接種疫苗後28 天 內若 出現疑似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症狀 例如: 胸痛、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 心悸(心跳不規則、跳拍或 顫動 暈厥(昏厥) 呼吸急促或心悸 運動耐受不良(例如走幾步路就會很喘、沒有力氣爬樓梯 等 務必立即就醫。 並於就醫時告知醫師相關症狀、症狀發生時間、疫苗接種時間 以做為診斷參考。若為疑似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,可經由醫療端或衛生局所協助通報至「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」https://www.cdc.gov.tw/Category/Page/3 aXlTBq4ggn5Hg2dveHBg 。
4. 完成疫苗接種後,雖可降低罹患 COVID 19 的機率,但仍有可能感染 SARS CoV 2仍需注重保健與各項防疫措施,以維護身體健康。
5. 疫苗接種後將會發送 「 COVID 19 疫苗接種紀錄卡」 ,請妥善保管 ,接種第二劑疫苗時,需出示作為接種依據,以及完成接種後可作為相關證明。
6.滿12 歲至未滿 18 歲 學生 接種 BNT 疫苗 注意事項(如附件).
{{ $t('FEZ012') }}
{{ $t('FEZ003') }}2021-09-29
{{ $t('FEZ004') }}2022-02-07|
{{ $t('FEZ005') }}58|